继早前60余家中国口罩生产企业的出口授权(EUA,即应急使用授权),被美国突然撤销后,近期,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(CDC)又接连在官网发布了多批口罩检测结果。其中,多家中国口罩生产企业的产品,检测质量显示不合格。值得关注的是,CDC已明确表示,已获悉中国一些合法口罩生产企业的产品,确系被伪造。对此,部分中国口罩生产企业已计划向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提起申诉,以期能够重回“白名单”行列。刨除美方检测环节中的重重疑点,作为制造业大国,此次中国口罩制造商被移出EUA名单事件带来的警示,也足够多。有法律界人士就表示,当前,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,正在用“显微镜”审视中国企业,同时用“放大镜”寻找纰漏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中国企业更应谨慎经营。
一方面,应确保经营活动全流程、全方位合规,同时,全面掌握贸易管制、质量安全与技术标准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要求。对于企业难以把控的问题,要在合同中合理分配风险,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,降低自身责任。另一方面,充分了解出口国政策动向。比如美国现在的国家战略是“建设成为一个全面独立的、繁荣的国家:能源独立,制造业独立,经济独立,国界主权独立“的国家,在此战略之下,美国对中国口罩政策的频频变脸,其实是“标准战”的延续。在此前提下,面对不公平的贸易政策,应该积极发起申诉。在有把握确定自己产品的质量没有问题后,可以有理、有据、有节的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,通过与各方联系挖掘、收集、整理、组织证据,固定有利于我方的事实材料。(详情请参见《中国航务周刊》1370期电子精华版“热点”栏目)总而言之,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,生存的基础,就是产品质量。而对与其相关的运输等环节而言,生存的基础则是服务质量。当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货代业,正面临着严重的“僧多粥少”新常态。此时,坚持服务第一,就是最好的破局之策。有业内人士认为,“僧多粥少”新常态,将带来以下突出的新问题:对未来市场的预判并不明晰;面对当下特殊的市场状况,抉择摇摆不定;信心不足,包括自身应对危机时的信心不足,以及对整体货代行业发展的预期较为悲观等。一是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,因地制宜,力争将企业的主要业务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业务,保证投入产出的价值最大化。二是重点维系核心用户,因为只有核心客户拥有良好的服务体验,才能够在需求反弹时,获得更多机会。(详情请参见《中国航务周刊》1370期电子精华版“货代物流”栏目)质量是生存的基础,反过来,只有生存下来,才能保证更好的质量。疫情危局之下,希望所有企业都能够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,顺利渡过难关。